我们祝福王家岭矿透水事故获救的工人早日康复,期盼能有更多的幸存者获救。
今年前2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916.6亿元,销售成本2091.71亿元。全国净进口煤炭2575万吨。
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国主要港口累计完成煤炭发运量1.27亿吨,同比增加1969万吨,增长18.4%。前两个月,全国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319.41亿元,同比增长15.1%。全国铁路煤炭发送量累计完成4.95亿吨,同比增加8733万吨,增长21.4%。全国原煤产量累计完成7.29亿吨,同比增加1.67亿吨,增长29.3%。
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上获悉,今年第一季度全国煤炭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基本平稳态势。全国煤炭销量累计完成7.29亿吨,同比增加1.85亿吨,增长34%。新京报:新闻中说美国此次发生矿难的公司,2006年一起火灾致死两名矿工,遭美国矿山安全和健康署罚款150万美元,创下当时纪录。
另外,美国国会经常因为党派分歧会发生争执,立法也不一定很快。王绍光:如你所说,这些避险站,以及里面的食物和设施,都是需要加大投入的。您了解美国是如何防止矿难的吗?王绍光:我以前推荐过一本书,叫《事故共和国》,现在已经我以前的学生田雷先生翻译成中文出版了。美国当年也没法从哪个地方拷贝先进经验,也得从自己那里去摸索,然后再慢慢地摸索出一条道路,它也走了很长时间。
六、煤矿在很多国家它的工人往往几代人在煤矿上工作,就是矿山世家。具体到煤矿,19世纪60年代,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煤矿每年有6%的矿工工伤致死,6%终身残废,还有6%暂时失去工作能力。
其实,不仅是美国,其他大的产煤国,包括像南非、德国、法国、印度这样的国家,都有相同的趋势。这两个属于自然因素,没办法人为改变。现在你去看他们死亡率几乎为零。它后来也是经过多少年的探索后,小矿慢慢整合成大矿,监管体制雇的人越来越多,成立专门机构进行垂直管理,各个方面都发生变化,才逐渐把矿难降下来。
要说具体的标准也很难说,因为一般因矿难死亡,肯定要诉诸法院,具体赔偿是有弹性的。上面我已经提到,美国真正将矿难死亡率降下来还是几十年摸索的结果由于地质变化小、煤层透气性好、瓦斯含量低,适合机械化生产。煤矿安全专家估计,如果从19世纪中叶算起,因为采煤丧生的美国工人大概有20万人。
此后,美国矿工工会不断发展,在各地方工会内部成立安全委员会,监督生产安全。煤矿公司为何明知故犯?为何对安全人员的警告置若罔闻?美国环境记者卡瓦里克告诉本报记者,政府部门在执法方面有一定的问题,不能保证法规完全被遵守。
这不但使得矿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得到提高,还推动煤矿的生产事故开始下降。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格瑞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根据该法规定,煤矿安全监察员与煤矿无隶属关系,每年要巡视4次煤矿,严重违规煤矿要接受罚款甚至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作为产煤大国,美国的煤矿业经历过安全事故频发、大量矿工死伤的黑暗年代。其次,通过技术和装备的革新,提高矿井作业的安全系数。学院还提供现场培训,以满足采矿公司对安全教育的需求。这一连串数字,折射出美国血煤走过的百年改革之路。在华盛顿开始反思这场灾难时,人们也注意到,这个产煤大国其实已经告别了不堪回首的血煤时代,长时间保持着煤矿低死亡率。
美国的国家矿山安全健康学院是世界最大的专门从事采矿安全健康教育的学院,主要负责培训联邦矿山安全监察员和其他政府机构选派的安全人员。首先,美国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发生重大事故后,会根据事故特点修改其中的不足之处,使得法律法规更具有操作性。
问:美国矿业为何恶性事故较少?周心权:首先要看到,美国煤矿的地质条件总体要好于中国。井下作业含有大量粉尘,如果防护措施不到位,容易患上黑肺病等职业病,这也是矿工的一大杀手。
70年代,平均死亡人数下降到千人以下。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布兰肯希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国每个煤矿都存在安全违规现象,这是产煤工作中的一个普遍过程。
1969年,美国政府的暴乱行为调查委员会在报告里说,在全世界工业国家中,美国工史上流血事件最多,斗争最残酷。比如,监察人员经常能发现问题,可以要求对煤矿公司处以罚款,但由于罚款金额并不高,对后者并没有震慑力。其次,安全检查员实行轮岗制,在全国范围内每两年必须轮换对调,这就防止了监察人员与地方政府、矿主形成共同利益联盟,保证了监管执法的公正和客观。卡瓦里克认为,有些灾难本可以避免的,但由于一些煤矿运营者过分追求利益,不肯在安全设备上多投入,甚至为了降低成本采取廉价的设备,而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但美国的一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比如从制度上,美国的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是垂直结构,保证了监管的权威性,我们吸取了这一优点,在2000年成立了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在他发来的长长的邮件中,围绕着几个关键词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立法。
例如,美国在上世纪60年代通过的《联邦矿业安全和健康法》,就和工会在国会的多年游说分不开。立法每次重大矿难都推动法律完善1910年,在西弗吉尼亚那场特大矿难发生后的3年,美国矿业局成立,主要负责制定安全标准、进行安全生产研究等。
矿工在发现安全隐患时,可以向委员会报告,再由工会出面告知煤矿管理部门。一旦煤矿发生3人以上死亡事故,当地的安全监察员不得参与事故调查,而须由联邦办公室从外地调派安全监察员进行事故调查。
根据记录,该煤矿去年共有495处违反当局的安全条例,在控制使用易爆材料、设计逃生通道、改善通风条件等方面都存在严重问题。早期的美国矿工不仅面临职业中的种种危险,还要遭受矿主的盘剥。根据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健康机构的数据,由于防护措施不到位,直到上世纪70年代初,从业25年以上的矿工中仍有1/3患有黑肺病,到了90年代中期,这一数字才下降到8%。问:美国也经历过事故频发阶段,如何降低了死亡率?周心权:美国是依靠法规—技术—培训这样一个三角支撑体系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的(美国矿业部门将此概括为成功三角,编者注)。
当年12月,西弗吉尼亚州的一个煤矿爆炸,造成362人死亡,成为美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最大矿难。对于这场矿难,我的感觉与其说是震惊,不如说是失望。
第四,推广新型通风设备、坑道加固材料、电器设备,提高了安全指标。这项法律还将监督权直接授予矿工,规定矿工有权要求联邦政府派人调查安全问题。
技术为煤矿安全提供有力保证谈到美国的血煤改革之路,技术革新也为降低死亡率做出了贡献。从那以后,工会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推动煤矿安全生产以及矿工的安全健康保障。